w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天地>教学研究

拥抱数字时代,赋能课堂教学 ——第二批吴中区高中英语肖梅名师工作室9月研修活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1 16:49:10 浏览次数: 【字体:

值此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第二批吴中区高中英语肖梅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欢聚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参加“数字技术赋能英语课堂”的主题研修活动。出席活动的有工作室领衔人、苏州市名教师肖梅;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陈高祥所长;徐州市职教专业带头人、徐州市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徐岩教授,以及江苏省外国语学校的部分英语教师。

本次活动由课例展示、学员说课评课、专家讲座三个环节构成。

❊❊❊❊❊❊❊❊❊❊❊❊❊❊❊课例展示 ❊❊❊❊❊❊❊❊❊❊❊❊❊❊❊❊

 

图片2

马梦甜老师进行课例展示

第二批吴中区高中英语肖梅名师工作室成员、江苏省外国语学校马梦甜老师的授课内容是必修一第四单元的阅读版块“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该语篇文章是关于青少年盲目节食减肥导致晕厥送医院的新闻报道。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读前、读中、读后。首先,马老师用猜谜游戏导入“减肥”话题,激发学生兴趣;接下来,在读前环节,马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新闻标题的特点及所给信息。在读中环节,马老师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并找出新闻报导的段落结构。然后从新闻报道的leadbodytail三个部分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和活动,指导学生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中间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引发学生对“美”进行思考、辩论。其次,读后环节设置了一个写作环节,要求学生将学到的语言知识结合讨论中培养的批判性思维,给Jenny写封建议信,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

图片3魏茂云老师进行课例展示

第二批吴中区高中英语肖梅名师工作室成员、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魏茂云老师的授课内容是选修一第二单元拓展阅读版块“TeaChina’s gift to the world”。语篇文本介绍了中国茶叶的起源、传播、作用等信息,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在处理第一部分时,魏老师由茶的种类(红茶、绿茶、黑茶、白茶等)作为导入,又介绍了最近几年深受年轻人青睐的奶茶和果茶,拉近了学生与茶的距离。其中Prediction环节,学生根据标题猜测文章可能会涵盖的内容,接着快速阅读文章,概括每段的关键词。Detailed reading环节设计了许多有针对性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外,魏老师还补充了一些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眼界。Critical thinking环节,学生对标题的好与坏进行判断,锻炼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在第二部分,魏老师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快速处理了文本“From hillside to teacup”。接着引出“咖啡”,先呈现两张图片要求学生推断故事,接着完成“the discovery of coffee”的语法填空,进而比较咖啡与茶的相似点,引导学生感激大自然所赠予的这两种珍贵的礼物。Homework 为写一篇应用文,向外国朋友介绍茶的起源、传播、功能和影响,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以及语言应用。

❊❊❊❊❊❊❊❊❊❊❊❊❊❊❊ 说课评课 ❊❊❊❊❊❊❊❊❊❊❊❊❊❊❊❊

短暂的休整后迎来下午的说课、评课环节。首先两位授课教师分享了本次课程设计理念以及授课感受。

图片4

图片5



接下来,第二批吴中区高中英语肖梅名师工作室成员、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蒋玲老师点评马梦甜老师的课。蒋老师指出:这节课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分析、思考和写作,注重了教材内容的思维性和知识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本节课分为三个环节。导入环节为猜测游戏,对比演员减肥前后的照片,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创设了轻松的课堂氛围。阅读环节中,马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新闻报道的标题特色、新闻报道的倒金字塔结构,让学生可以更快地识别出重要信息,提高信息筛选的效率。文本内容处理方面,活动安排环节紧凑、步步深入,引领学生获取浅表信息后再挖掘深层意蕴,如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最美丽?”“健康与美哪个重要?”。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的写作环节(写一封建议信),学生在输出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文本语言和教师提供的脚手架,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整合信息进行输出,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总之,这节课目标明确,各个环节衔接自然,活动形式多样,是一节可圈可点的阅读课!

图片6

第二批吴中区高中英语肖梅名师工作室成员、苏苑高级中学马彤彤老师点评魏茂云老师的课:魏老师的课设计新颖,充满巧思。在导入部分,魏老师将茶的种类引入学生爱喝的奶茶、果茶,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在文本阅读处理上,用新颖的选择信息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讲到茶文化时,利用杜甫的诗句,引导学生讨论诗歌印象,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然后,用tea or cha的不同发音,从一个新角度探索茶文化在陆上和海上的传播,引发学生对中国在不同地区的影响力的思考。最后再回归到对汉字“茶”的探讨,引发学生对文本标题的探讨。魏老师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From hillside to teacup”部分的信息采集,详略得当。课堂的最后环节,魏老师由不同国家的饮茶文化引出咖啡的起源故事,学生根据两幅图兴趣盎然地猜测咖啡发现的故事,并完成相关的语法填空练习。然后,以讨论茶和咖啡的相似之处,回扣文本标题中的关键词“gift”,最后,以写一篇向外国朋友介绍茶文化的应用文作为结尾,让学生即学即用,鼓励学生讲好中国故事。

图片7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陈高祥所长以《数智时代赋能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为题进行专题辅导讲座。讲座由四个部分组成:1.数字化与教育数字化转型,2. 重构课堂教学,3. 认识ChatGPT,4.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创新。

首先,陈所长指出:从国家发展、群众期盼、教育本身来看,基础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部分。《教师数字素养》《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提出教育要与时代同呼吸。接下来,陈所长阐述了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革命?革谁的命?以及如何重构教学方法?在介绍ChatGPT的产生、发展和应用之后,陈所长用鲜活的例子展开说明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应用,如利用AI写公文、语言翻译、写论文、数据分析、图像识别等。陈所长对数字AI技术的探索研究和应用可谓出神入化,令老师们大开眼界,引发阵阵惊呼。最后陈所长慷慨解囊,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了成员们。工作室成员均表示该专题讲座干货满满、值得重复学习。

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徐岩教授以《数字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研究》为题进行专题讲座。讲座由五个部分组成:1. 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概述,2. 数字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3. 数字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案例,4. 数字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挑战与对策,5.数字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未来展望。

徐教授指出全球范围内,数字技术已成为教育创新的重要工具,在线教育平台和资源的使用不断增长,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2024年,教育部发布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审核规范》,旨在加强数字教育资源的安全有序汇聚,提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数字技术赋能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为教育政策定制提供参考。此外,徐教授还从实际出发,从在线教育资源平台的使用、网络课程与教学视频的整合和虚拟实验室与模拟软件的应用三方面,详细讲解、展示了互联网教育资源的应用,让工作室成员们受益匪浅。

图片9

最后,肖梅老师做总结发言。肖老师指出,作为教育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是教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除了能拓展教育的物理时空、实现个性化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外,还能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教育质量。她热切地希望教师们能提升数字化意识、掌握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有效合理地进行教育数字化应用。

此次研修活动旨在促进教师对教育数字化领域的了解、学习和尝试,既是一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也是一次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实践活动。愿我们以科技之力,赋能教育革新;以精准之教,培育时代新人。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