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w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天地>课堂场景

2024-2025第一学期第六周教研活动简报(化学)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0 14:53:47 浏览次数: 【字体:

ae9e0774a5bf46248fb2116ab90ed6eb.png 

活动时间:10月9日9:40——10:20

活动地点:教学楼C区高一4 班教室

活动内容:《钠的性质与制备》

开课教师:黄纯

活动人员:高中全体化学教师+高一4班全体学生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化学)教研活动研讨会

 

2024年10月9日上午,江苏省外国语学校高中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重聚教学楼C区化学组办公室,开展了教研活动。本节课的内容是关于必修1专题三第二单元第1课时《钠的性质与制备》的课堂教学。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Tencent Files\1304996328\nt_qq\nt_data\Pic\2024-10\Ori\b4fe425f155098656586cf232e5d2614.png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Tencent Files\1304996328\nt_qq\nt_data\Pic\2024-10\Ori\8aa9cda396e5cc6e09a0ce72b3a3429b.png 

黄纯老师以“滴水生火”的小魔术为导入,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首先,黄老师让学生自己回顾初中所学的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金属的通性,通过分类法、比较法来推测钠的性质。然后通过切钠的实验让学生总结钠的物理性质。对比钠在常温下和加热条件下的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生成不同产物,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反应条件在书写化学方程式中的重要性。通过元素守恒和氧化还原角度让学生猜测钠与水反应的产物,并进行实验来进一步验证反应产物。接下来从初中阶段比较熟悉的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过渡到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现象,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钠与盐溶液反应实质是“先水后盐”。 接着给学生介绍金属钠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最后小结,让学生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搜集证据、得出结论。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3F1514CC29093B4FE9502A001EDA1A2.jpg

在评课环节化学组其他老师对本节课给出了点评,认为黄老师讲课条理清晰,声音洪亮,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比较准确。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进行学生实验时应充分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给学生准备护目镜;上课节奏再慢一些,多一些留白,让学生多思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